建設“美麗鄉村”尤需堅持問題導向
最近熱播的電影《厲害了我的國》,是一部很“燃”的大片,讓人看得熱血沸騰。影片中用大量的篇幅聚焦老百姓生活,美麗鄉村建設成果、精準扶貧的推進,尤其是滿眼青山綠水而且蓬勃興盛的鄉村景象,更讓人振奮。
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今天,美麗鄉村的建設也日益受到重視。黨的十九大提出,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建設美麗中國,同時要貫徹新發展理念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全國兩會期間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,將來我國也還會有三四億人生活在農村,所以農村發展和城市化應該相得益彰、相輔相成。那么,如何推進美麗鄉村戰略,總書記同時提出“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、不快樂、不滿意,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,為群眾排憂解難”,正為美麗鄉村戰略的實施提出了方向與指引。
生活在繁華都市中的人們,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現狀普遍缺少深刻認識。筆者去年有機會在寧夏一個嚴重缺水的山區呆了一個月,也在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中感受到他們的艱辛,感受到他們脫貧致富的渴望。貧瘠的土地、干旱的氣候、肆虐的假貨、單一的飲食、遍地的垃圾、短缺的公共服務,是他們生活的常態。
當中國的全面脫貧進入倒計時,當農村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殷切,美麗鄉村戰略應“加速”推進,讓更多陽光灑到中國的每個角落。當然,實施“美麗鄉村”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,考慮到當前農村的實際,該戰略的推動尤需堅持問題導向。
首先,推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無論是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,規劃建設的同時要同步重視環境的保護,這樣才能讓青山綠水得以維持其“顏值”,也讓鄉村旅游產業得以可持續發展。
第二,推進健康生活方式家喻戶曉。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,與收入有關,也與健康意識、生活態度有關,新時代的農村同樣需要來一場“品質革命”,需要“生活方式”的升級換代,讓生活在鄉村和生活在城市里一樣有質量。
第三,推進兩大文明建設齊頭并進?,F在,不少農村的文化休閑活動依然處于較為單一的局面,在滿足了溫飽之后,人們渴望精神文化層面的“充電”“補鈣”,這不僅需要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加強配套,也需要立足于“人”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做足文章。
第四,推進各地特色產業百花齊放。建設美麗鄉村涉及農業農村文化旅游環境等諸多方面,這個建設過程既是鄉村調整發展方式的過程,又是催生新興產業形態形成的過程。在這過程中,對于特色產業的挖掘和培育,各地需要從全市甚至全省的角度來布局,讓不同鄉村的產業有特色又有互補,相得益彰而非同質競爭,百花齊放的格局,會是更好的產業發展格局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中國要強,農業必須強;中國要美,農村必須美;中國要富,農民必須富。期待隨著“美麗鄉村”戰略的全面實施、全力推進,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可以次第綻放、魅力四射,譜寫中國田園風光的美麗傳奇。